在黑龙江肇东的千鹤岛旅游风景区,200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——200多只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翩翩起舞,两万多只鸬鹚栖息岸边,丹顶鹤、白鹭等珍稀候鸟在这里筑巢安家,构成了“千鹤竞舞、百鸟嬉戏”的生态画卷。为守护这份自然之美,肇东法院在景区里建起了千鹤岛湿地巡回法庭,用司法力量为候鸟插上“保护翅膀”。
一、“三合一”审判,筑牢生态保护防线
千鹤岛湿地巡回法庭创新采用刑事、民事、行政“三合一”审判机制,专门管着环境资源和旅游保护的事儿。不管是破坏鸟类栖息地的非法占用农用地案,还是偷猎候鸟的非法狩猎案,都能在这里集中审理。法庭坚持“保护优先、预防与惩治并重”,既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,又妥善化解旅游纠纷、生态赔偿等民事行政问题。
二、庭内护生态,园里传法音
景区开园以来,巡回法庭可不只是办案子。法官们在这儿公开审理了6起环境案件,350多名游客现场旁听,庭审后法官就案讲法,告诉大家“抓一只东方白鹳可能要蹲大牢”“破坏湿地要赔钱修复”。4次大型普法宣传、200多人次的法律咨询,让游客们逛景区时就把环保法记在了心里。法庭还设了“龙法和”调解站,游客、商户有小纠纷当场就能化解,不耽误赏景。 在节假日及重大节日期间,肇东法院组织干警深入千鹤岛景区游客中间开展普法宣传;尤其在第三个国家生态日来临之际,这场“景区里的普法”更成为守护生态的生动注脚。
三、研学基地开课,种下绿色种子
作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教育基地,巡回法庭接待了1400多名学生研学。孩子们通过模拟“审理”破坏环境案件,知道了“为什么不能掏鸟蛋”“怎样保护候鸟家园”。法官们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学生:保护鸟类不只是口号,更是法律规定的责任。
下一步,肇东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严格按照省法院“一统二要三抓实”的工作部署,将生态司法保护深度融入具体实践,立足审判职能,不断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,积极探索创新司法服务模式,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,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,为辖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、守护千鹤岛等生态家园的自然和谐之美,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。